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思路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略论项目管理创新的战略取向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3 13:37:43
适应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新趋向,克服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等走向国际市场的薄弱环节,增强在高端市场的拓展能力,带动国内标准、技术、机电设备、建筑材料和服务的出口,进一步提高对外工程承包的附加价值,培育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加速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五,项目管理创新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项目生产力水平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是项目管理创新的两个最基本的着力点。对于技术创新而言,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动力,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以此构建核心竞争力。从企业角度来说,一是要把技术创新战略作为企业的领先战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确保人才、资金等资源的投入,这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力的物质保证;三是要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的常规性工作;四是创新与应用并重,使技术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项目角度来说,目前,要按照建设部《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和《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实践,积极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实现整体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要以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集成化、协同化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改造传统的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管理方式。要加强工法的开发与创新,围绕企业所承建的高、大、精、尖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容易产生通病的疑难项目,针对关键技术和施工工艺特点,从操作流程、施工机械、质量控制、安全保障、可复制性等方面,革新施工方法,总结施工经验,开发规范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工法。要大力发展整体装配式结构技术,提高建筑构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定型化程度,加大建筑产品部件产业化生产比重。要不断总结、提炼建筑行业在实践中所涌现出的新的节能环保技术,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力度,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要坚持实施节能减排和绿色施工,进一步贯彻执行《绿色施工导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难点,开展重大、关键绿色建筑技术与装备的科技攻关,力争形成一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对于管理创新而言,要以集约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以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益,要通过大量专业化管理软件的使用,优化工程项目供应链网络体系,实行人、财、物等资源的集中与动态管理,最终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低成本、高品质”。低成本就是要能够实现工程建设过程的所有投入要素的价值量成本最低,所产生的负效用最小。高品质就是要求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实体质量、工程造价、施工安全、使用功能的符合性、运行经济性等产出指标处于最优状态。

  第六,项目管理创新要在立足于国内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

  在国际建筑市场上,EPC、BOT、CM三大族及其延伸模式已成为国际大承包商实施工程项目建设时普遍采用的主流形式。从国际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趋势看, BOT、BT、PPP、PFI等已经逐步成为较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要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和项目融资方式,它也为资金实力雄厚、综合经营能力强的承包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了途径。现有的实践证明,采用BOT、BT等工程建设模式,不仅能够创新项目融资模式、项目管理模式和政府监管模式,而且通过强势政府与有实力的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能够实现投资效益最佳化、管理效益集约化、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研究和推广EPC、BOT、CM三大族及其延伸模式的成功经验,不仅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对建筑企业增强整体实力、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推动建筑业生产方式深层次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七,项目管理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国际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项目经理职业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经理职业化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项目经理的职业能力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者,工程项目成本投入的控制和项目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项目经理的业务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人才基本层面上看,复合型、开拓型、外向型的项目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能力的不足已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从业务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成长激励机制、市场配置机制等方面完善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体系,以执业资格为基本条件,不断进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决策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