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路基沉降与稳定的影响因素及施工控制
作者:杜柏林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7-31 16:07:14

  摘要:通过时路基产生沉降和失稳的定性分析,阐述路基产生沉降与失稳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发生,防止和降低路基失稳和沉降导致的各种质量隐患;

  一、前言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主要存在路基的沉降和稳定两大问题。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基时,如果软土层滑动,路基就会失稳,将造成重大损失,在填土荷载的作用下,地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将导致路面结构和功能损坏从而是路面使用品质下降:在与桥涵等结构物连接处产生差异沉降,不仅会直接影响结构物的安全,而且车辆的激烈跳动严重影响行车的平顺性和乘客的舒适性,甚至引起事故。因此在施工中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尽量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防止路基失稳对提高道路工程使用品质和增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路基沉降与失稳产生的原因

  (一)路基的沉降是因为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等因素,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下,引起的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本质是由于地基或者是路基本身土层的固结压缩排出空隙中的水分或者空气导致整体体积减小而造成的。

  (二)路基边坡稳定的实质就是控制边坡滑动。当由重力产生的滑动力等于土体抗剪强度产生的抗滑力的时候,土体就处在临界稳定状态,当滑动力大于土体的抗抗剪强度的时候土体就失去稳定。路基边坡滑塌是公路边坡主要的病害。根据边坡土质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溜方和滑坡两种情况。

  三、工程措施及其原理

  (一)沉降问题

  路基沉降包括两部分:地基沉降和路堤本身的压缩沉降。地基沉降通过软基处理来达到目的,路堤的压缩通过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来控制后期的压缩变形。

  1、软基处理的目的是使地基的沉降在施工期间大部分完成或基本完成,使地基在工程使用期间不至于发生不利的沉降和沉降差。

  软基处理的方法软基处理的一般方法分为: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处理、挤密、加铺加筋材料。

  1 换填:以砂石,素土,灰土和矿渣等强度较高的材料,置换地基表层软弱土,提高承载能力,减少沉降量。经常用来处理浅层软土。

  2 排水固结法:原理是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土中空隙水慢慢排出,空隙比减少,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土的有效应力增大,地基土的强度增长,可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或大部分完成,使路基在使用期间不至于产生过大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同时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排水系统可在天然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沙井,袋装沙井,塑料排水板)或者利用地基土层自身的透水性上排至地表通过地表设置的沙垫层横向排除路基。

  3 振密,挤密法:原理是通过震动,挤压使地基土体空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必要时候,在震动挤密的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灰土,索土等与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4 加筋法:在地基或者土体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加筋材料,使地基或者土体能承受拉应力,防止断裂,保持整体性达到提高地基土的整体抗剪性,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或维持路基稳定。经常用的加筋材料如土工布,土工格栅,刚塑格栅。

  5 复合地基处理:通过打入加固体与或者加固材料形成加固体与未处理的部分土体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经常用的如水泥浆喷桩,石灰搅拌桩,预应力管桩等。

  2、路基填筑中控制沉降

  1营企业在施工中加强对路基压实度的控制,减少工后路堤自身固结下沉。

  2 控制路基填筑速度以免破坏软土地基结构性,增大地基沉降量。

  (二)稳定问题

  防止路基失稳主要是增强土体的抗剪力和减少士体的滑动力两个方面问题。

  1、抗剪力控制

  2 软基处理

  各种软基处理如固结排水,换填,复合地基,挤密,加筋材料等都伴随着地基整体强度的提高,尤其是加筋材料在处理路基失稳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2,对地下水,地表水渗流的防治

  地下水,地表水的渗入不仅可以增加土体的重量,而且可以降低土体的抗剪能力,导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