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议施工企业安全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5 10:17:2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目建立安全成本辅助核算台账,专人管理,积累安全成本数据,定期编制安全成本报告,以作为企业领导调整安全管理政策、相关部门实施安全改进的凭据。

  (四)财务部门按季度编制安全成本分析报告,进行安全成本分析。安全成本分析报告包括安全成本总额控制情况分析、安全成本子目结构性分析、安全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根据安全成本的综合分析情况,提出安全管理改进建议。例:某建筑施工单位2006年度完成施工产值3亿元,工程成本2.8亿元,实际发生安全成本总额300万元,安全成本结构性分析情况如表1。

  安全成本简要分析:在取得安全成本数据后,应对安全成本的构成变化进行分析。该单位预防成本总额占施工产值的0.33%,在发达国家要占到总产值的3.3%,预防性安全投入不足。从安全成本的构成来看,预防成本和损失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0.357%和0.714%,显然预防成本投入偏低,而且偏重硬投入,忽略了软投入和人的因素。安全培训费、宣传费、奖励费仅占安全成本总额的4.67%,安全的事后投入即损失成本比较大。由于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企业处于安全改进区域,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安全培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和加强现场管理、降低事故频率上。

  四、进行安全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根据积累的数据资料,确定最优安全成本,并以此作为安全成本控制的总目标,据此编制安全成本预算计划

  从图1可以看到,安全成本线是一条由两类不同性质的成本所决定的凹形曲线,最优安全成本既不是在安全水平最高时,也不是在安全水平最低时,而是在安全成本的三项内容之和最低时。从理论上讲,当预防成本等于损失成本时,可找到最优安全成本。确定最优安全成本控制模型的方法有边际分析法和合理比例法,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讲,采用合理比例法比较实用。此法是根据安全成本各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找出安全成本的最佳区域,而不是最优安全成本点。因为达到某一点安全成本不易保持,而使安全成本保持在某一个范围内还是容易做到的。客观上安全成本项目间也存在一个合理的比例。

  一般来说,当预防成本占总安全成本的40%~60%时,损失成本占60%~40%时,企业处于安全最佳区域,预防性安全投入比较适宜,此时安全成本总额最低。当预防成本小于40%,损失成本占60%以上时,企业处于安全改进区域,此时安全成本总额比较高,工作重点应放在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和加强预防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上。当预防成本高于60%,损失成本低于40%,时,企业处于安全过剩区域,此时安全成本总额也比较高,工作重点应放在保持巩固现场危险源控制的成就和相应减少检查检验工作量上,适当降低其他控制成本的投入。(见图2)

  (二)建立健全安全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有了安全成本的控制标准,还应建立健全安全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由于安全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如安监部、机械部、工程技术部以及项目部等。因此,必须划分责任,归口控制。将安全成本指标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项目部,有关部门和项目部对安全成本的三级科目费用进行控制,另将此指标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范畴进行考核,以保证安全成本经常处于“最佳区域”。

  (三)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安全成本控制中为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应适当地增大预防成本在安全成本中的比重,这样可以减少事故成本的发生。

  (四)施工前编制周详、全面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做到各项防护一次到位,杜绝返工现象发生。

  (五)加强过程检查监控,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事故发生。

  (六)妥善使用和保管安全防护设施、装置和劳保用品,提高其重复利用率。

  (七)对于分包工程的安全工作要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到位。分包队伍通常为了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管理,应避免因为分包队伍的安全措施、现场文明施工跟不上而引发安全事故,给总承包商带来经济损失。

  (八)按月进行安全成本分析,及时掌握安全成本的构成,确保当月安全投入处于“最佳区域”和安全成本总额最低。计算实际安全成本脱离预算计划的差异,并对此分项逐一进行分析,寻找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在施工企业推行“大财务、大成本、大资金”的财务政策,是施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面。财务管理工作就要走出账房,深入施工生产第一线,对安全、质量、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全方位算账。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