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dcoo.chinardm.com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导 航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
 
无泪的追思——悼念钱学森先生

20091031的中午,收到了新华社发的一条短信: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文字简练至极,但我没觉得新华社对钱先生有任何的怠慢,而我,也没有任何的鼻尖酸酸、眼圈红红、淡淡忧伤的感觉,反而是心情轻松甚至欣喜。

瘫痪在床的钱老,已经忍受了多年的病痛折磨,终于解脱了,可以一身轻松的到极乐世界开始自己的科学人生;

载人航天成功升空并返航,登月和空间站计划启动,火箭商用开始承揽国际发射业务,卫星在天上运行,而这一切的开拓者和领路人——钱老,也可以了无遗憾的瞑目九泉了。

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核能技术已使我们的国家跻身于核大国俱乐部,不再受美国人的欺负,看看今天的伊朗所面对的国际境况,不能忘怀尚在驾鹤西去路上的钱老以及他所代表的一代科学大师。

今天是钱老在八宝山告别和火化的日子,20091169点,我在一家上市公司的办公室里为20来位电子工程师做着关于电子系统可靠性的技术培训,虽然遗憾于没能在钱老离别的时刻送上一程,但我在传播着从钱老的科学思想和学术著作中得到的教诲,将系统设计、工程控制论、科学方法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总结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领会和运用,这是另一种方式的纪念。

缺少了人生的自我经营,少了更多的物质享受,放弃旅美20年的积累,壮年之际回归一穷二白的祖国。对比之下,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不知是否汗颜。对照二人的国籍、对照二人归国时间的把握,对照二人对国家的贡献,对照二人为同胞留下的影响,我看到的只有先生伟岸,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意义不言自明。

读书分三个境界,先是很薄啥也不懂,然后是越读越厚,内容丰富,再后是又越读越薄,达到真正精炼,钱老的人生已至至薄境界,任何的头衔,政协副主席、资深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科协名誉主席、著名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等等,都显得多余,新华社的“著名科学家”几个字都无须赘述,区区五个字的“钱学森先生”便足以承载老人毕生的功绩和同胞的哀思。

人生结束,踏上奈何桥,喝下孟婆汤的时候,都会先回头望一眼感慨难言的人世间,然后忘掉此生的一切功过恩怨,开始下世的投胎,我们可以猜测,先生在喝下那碗孟婆汤的时候,脸上带着的一定是坦然轻松的笑容,不含一丝的遗憾。

先生下世依然投生于这个国度,做一个太平盛世的普通人,过一个平淡、平静、安宁的人生,一如那时的同龄人,挺直着中国人的脊梁,听父辈讲述那N年前一位航天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武晔卿 发表于 2009/11/7 5:59: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